2025年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章节习题-诗词曲赋单元(二)
17.《诗经》中的《蒹葭》篇选自( )
A.《周颂》
B.《秦风》
C.《小雅》
D.《陈风》
【答案】B
【解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秦风》有诗十首,《蒹葭》是第四首。
18.《蒹葭》一诗中,“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的下半句分别是( )
A.“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
B.“白露为霜”和“道阻且跻”
C.“白露未已”和“白露为霜”
D.“白露为霜”和“白露未晞”
【答案】A
【解析】《诗经·蒹葭》一诗中,“蒹葭姜萋”和“蒹葭采采”的下半句分别是“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
19.《蒹葭》一诗共三章,在每章结构相同的位置,都反复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使得诗歌回环往复,昌三叹,具有音乐韵律的美感。这种手法在中外诗歌中都很常见,至今也常使用,它被称为( )
A.诗中有画
B.重章叠句
C.风、雅、颂
D.托物言志
【答案】B【解析】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诗经》中多用此表现手法。
20.《蒹葭》一诗的三章首两句皆言“蒹葭”,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经》中经常用,被称为( )
A.雅
B.赋
C.比
D.兴
【答案】D
【解析】“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之意“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1.《蒹葭》一诗中的伊人依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和“在水之诶”,这体现了( )
A.伊人居所有好几个地方
B.伊人住在茫茫的水边
C.空间的变化和转移,暗示了伊人的飘忽不定和可望而不可即
D.水边芦苇荻花深茂广盛
【答案】C
【解析】“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诶”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伊人的飘忽不定和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追求者内心的失落和忧伤。
22.《蒹葭》一诗中的“晞”,释义为( )
A.干
B.凝结成霜
C.形容草木茂盛
D.寝息
【答案】A【解析】“晞”在《蒹葭》一诗中是“干”的意思。
23.《葭》白露为霜”中的“为”意为( )
A.凝结成
B.是
C.因为
D.如,若
【答案】A【解析】“白露为霜”中的“为”意为“凝结成”,此句的意思是“白露凝结成了霜”。
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 )
A.陶渊明
B.曹操
C.李白
D.屈原
【答案】D
【解析】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富于浪漫主义精神。
25.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
A.屈原
B.荀子
C.杜甫
D.王维
【答案】A【解析】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开创了我国文学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过渡的新时代。
26.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A.宋玉
B.荆轲
C.李贺
D.屈原
【答案】D【解析】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27.闻一多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答案】D【解析】闻一多在《人民的诗人——屈原》一文的结尾称赞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