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六)
78.欧阳修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是在( )
A.《过秦论》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赵威后问齐使》
D.《召公谏厉王弭谤》
【答案】B
【解析】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归纳出一个重要的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即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这一观点具有普遍的警诫意义,反映了作者清醒的历史意识。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79.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
A.伶官
B.天命
C.人事
D.佞人
【答案】C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开篇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即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0.下列文章中,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过秦论》
C.《秋水》
D.《赵威后问齐使》
【答案】A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史实论据是( )
A.唐玄宗先盛后衰的史实
B.李煜亡国的史实
C.后唐庄宗先盛后衰的史实
D.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史实
【答案】C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的史实,论述了国家的兴亡不由天命而由人事决定的道理。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警言属于( )
A.中心论点
B.事实论据
C.亲身经历
D.理论论据
【答案】D
【解析】运用前贤今人经过实践证明的至理名言,或者科学上的公理与规律都属于理论论据。“满招损,谦得益”出自《尚书》,属于理论论据。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3.对《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唐庄宗和燕王父子结成联盟
B.后唐庄宗抓获了燕王父子
C.后唐庄宗让燕王父子组成一支队伍
D.燕王父子归顺了庄宗
【答案】B
【解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一句的意思是“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意即庄宗抓获了燕王父子。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是指( )
A.民间艺人
B.宫廷艺人
C.宫廷里授有官职的艺人
D.著名优伶
【答案】C
【解析】“伶官”在这里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时供奉内廷并授有官职的伶人。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句中的《书》是指( )
A.《论语》
B.《庄子》
C.《尚书》
D.《孟子》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五代史伶官传序》,这里的《书》指《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6.下列与“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C.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答案】A
【解析】“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均使用了反诘的修辞手法。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7.下列不属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论据的是( )
A.后唐庄宗“所以得天下”的历史事实
B.后唐庄宗“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
C.“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的历史事实
D.《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
【答案】C
【解析】A、B、D三项皆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采用的论据,C项是李斯《谏逐客书》中的论据。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8.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侧面烘托
C.象征
D.对比
【答案】D【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进行对比,主要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89.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注意细微小事的警句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满招损,谦得益
【答案】C
【解析】A项告诫人们不要安于享乐,要居安思危;B项强调了人事的作用:C项告诫人们要注意细微小事;D项告诫人们要养成谦虚的美德,杜绝骄傲。
【考点来源】《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