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章节习题-记叙文单元(二)
16.下列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思的是( )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国”表示“国都”之意,B、C、D三项中的“国”皆表示“国家”之意。
17.“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 )
A.《诗经·大雅》
B.《诗经·小雅》
C《诗经·秦风》
D.《诗经·卫风》
【答案】A
【解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诗经·大雅·既醉》,意思是“孝子不会竭尽,上天会一直不断地赐予你这样的人”。该句在《郑伯克段于鄢》最后一段中被引用。
18.《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法( )
A.顺叙
B.倒叙
C.平叙
D.插叙
【答案】A
【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郑庄公与共叔段手足相残的故事,叙述方法为顺叙。
19.《郑伯克段于鄢》中被描写为“聪明机智”的人物是( )
A.郑庄公
B.祭仲
C.共叔段
D.颍考叔
【答案】D
【解析】颍考叔在郑庄公对其母亲武姜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而后悔后,建议挖一条隧道,说地下即黄泉,在隧道里与母亲见面,就如同黄泉见母。这样既尽了孝,又没违背誓言,体现了颍考叔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
20.“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最早出自( )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论语》
【答案】B
【解析】《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有:“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这里的“书”指《春秋》。
21.“战国四公子”不包括( )
A.信陵君
B.春申君
C.孟尝君
D.龙阳君
【答案】D
【解析】齐国孟尝君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22.下列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的作品是( )
A.《冯谖客孟尝君》
B.《伯夷列传》
C.《郑伯克段于鄢》
D.《子产不毁乡校》
【答案】A
【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23.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韩非子》
【答案】C
【解析】“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比喻隐蔽的地方多或方法多。
2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原因是( )
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
C.食有鱼
D.认识到孟尝君的宽容大度
【答案】D
【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寄食于人却再三弹缺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满足的人,实则是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三次弹侠而歌使冯谖认识到孟尝君的宽容大度与礼贤下士,从而愿意为孟尝君营就“三窟”,以报知遇之恩。
25.《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缺而歌”的原因是( )
A.长侠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铁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铁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铁归来乎!食无肉
【答案】B【解析】A项是冯谖第一次弹而歌的原因,B项是冯谖第三次弹铼而歌的原因,C项是冯谖第二次弹铼而歌的原因,D项为无中生有。
26.在《冯谖客孟尝君》中,下列不属于冯谖所谋“三窟”的是( )
A.焚券市义
B.薛地建庙
C.设计复位
D.游说齐王
【答案】D
【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并没有游说齐王,而是到梁国游说,设计复位。
27.《冯谖客孟尝君》中,“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 )的性格特点。
A.刚勇仁义
B.深谋远虑
C.诙谐幽默
D.清正廉洁
【答案】B
【解析】当孟尝君找人到薛地收债时,冯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表现了冯谖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