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章节习题(附答案)
24.“缘木求鱼”出自( )
A.《诗经》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答案】C【解析】“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句是:“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意思是: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您想得到的东西,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25.《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
A.《左传》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C【解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战国时期的社会不公和阶级对立严重的问题。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2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了《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基本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论证
B.对比论证
C.演绎论证
D.类比论证
【答案】D【解析】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类比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的君主治理国家,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差别。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27.《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兵器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
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
【答案】C【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兵器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批驳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收到了形象、深刻的说理效果。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28.“七十者衣帛食肉”一句中含有哪种特殊语法现象( )
A.被动句式
B.名词用作动词
C.意动用法
D.使动用法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衣”的意思。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2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里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反诘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答案】A【解析】反诘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包含着反问之意,却与反问有所区别,又包含着追问、责问的语气。题干中的句子翻译为:“这和用兵器刺人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人,是兵器杀人’,有什么不同?”这句话含有辛辣的责备、讽刺意味,运用了反诘的修辞手法。
【考点来源】《寡人之于国也》
30.“五十步笑百步”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论语》
【答案】B【解析】“五十步笑百步”意为逃跑五十步的士兵讥笑逃跑一百步的,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