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政治》简答题汇总(五)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答案】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2.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答案】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叫实践?怎样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1)实践关系;
(2)认识关系;
(3)价值关系;
(4)审美关系。
其中,最基本的是实践关系。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
【答案】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前提。真理客观性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一切科学的理论、学说、定理、公式之所以是客观真理,就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同自然、社会的各种规律相符合、相一致。同时,检验它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4.感性认识而理论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们是彼此联系着的。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进一步深化,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渗透。在人们的认识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包含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中也包含感性认识。
四、论述题
1.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阐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案】任何具体真理都有双重属性,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总是处于由相对真理不断地向绝对真理的转化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因而它与其他真理一样,也具有双重性,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绝对真理: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并没有穷尽、结束真理,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它又是相对的。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唯一科学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把坚持和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