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政治》500道选择题(八)
38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83、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84、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385、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38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87、“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388、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389、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390、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391、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39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39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394、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395、“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39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97、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39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9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400、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0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402、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40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0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405、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06、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40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409、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410、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411、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41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41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415、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41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417、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418、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419、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420、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421、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42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4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425、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6、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427、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合
4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29、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430、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43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33、“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434、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43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436、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437、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状态和过程
438、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439、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40、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41、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
44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44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444、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445、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446、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44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48、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449、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4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451、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45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5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45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45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456、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457、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458、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59、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60、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6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6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63、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464、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465、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466、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67、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468、“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469、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47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