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专升本《政治》简答题汇总(八)
三、论述题
1.试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1)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原理的基本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重大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2)我国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使之不断巩固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但是我国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有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上层建筑中旧社会的残余,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完善的部分等都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4)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什么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人的价值有两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以及社会应提供保证个人的尊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等。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应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主,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完全脱离社会、不为社会作任何贡献,一味强调社会、他人对他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人的价值是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奉献的统一。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作奉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要勇于牺牲自我价值,去维护、实现社会价值。
3.运用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的曲折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挫折。
【答案】(1)社会进步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性推动的,它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前进性。(2)社会的前进运动又不是直线式的,而是通过曲折的道路,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倒退的迂回发展来实现的。这是社会进步的曲折性。(3)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运动,这是任何力量所不能改变的;但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则是曲折的,这也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性所决定的,所以社会进步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我们要运用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
第一,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出现曲折性,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不能因此就认为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否认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正确认识造成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曲折性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是客观规律的表现;从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是指我们的认识落后于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规律性。
第三,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本身就是规律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曲折而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必须树立信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文档过大,更多试题及答案,在应用商店搜索【专升本必刷题】,即可刷题使用~